他的生意,就是造卫星,上了天的印钞机啊!
马斯克区块链
马斯克论坛-专业讲解马斯克赚钱生涯的官方论坛
admin
2022-03-21 18:00

卫星印钞机

“这是卫星,这是天上的印钞机!” 千城勘探的创始人苗建全曾听别人评价他的生意。他的业务是制造卫星——而不是没有商业回报的“营销明星”。

苗建全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工作近10年。他有稳定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。2016年,作为01号机长,顺利完成某项目首飞。作为该项目的整体技术负责人,那是他引以为豪的时刻。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后,他基本没有想过自己会离开系统,创立自己的卫星公司。

中国民营航天产业始于2014年,先是允许民营企业建造和发射卫星,然后政策逐步放开。2015年发布了《国家民用航天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(2015-2025年)》,2016年编制了《2016中国航天》官方白皮书。

2015年至2017年中国有马斯克,先后成立了多家航空航天领域的初创公司。这些公司可以分为两类:火箭公司和卫星公司。截至2018年底,我国已注册商业航天企业近200家。

2016年底,苗建全开始考虑辞职创业。他和家人商量,和投资人聊天,问自己:如果失败了,能不能找到一份和以前一样薪水的工作——甚至尽管他想建造一颗卫星,但他的想法与任何打算创办自己的公司的人一样。

春节过后,他从老家回到北京,穿上新衣服,焕然一新。2017年3月,苗建全和近10位同事先后离职。虽然原单位留住了他们,但他们顺利办妥手续,放下黄金工作,成为“自由人”。这与当时中国航天领域“军民共建”的政策导向不无关系。

新公司的名字叫“千城”,即“一车四马一骑”的“骑”。千城探索注册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是首批入驻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企业。有条件进驻那栋楼。千城勘探被认为“技术先进,发展潜力大”,因此还获得了房租补贴、应届毕业生进京名额等。

2017年至2018年,干城三度探索融资。投资方为以太创富、明世资本、顺为资本、青岛汇泉湾基金、初林投资、嘉实基金。

其中,顺为资本从2017年起投资了4家商业航天领域的公司,其赛道布局是这样的:在火箭领域,投资了以液氧甲烷为技术战略的星际荣耀,以及深蓝色航天,走液氧煤油技术路线;在卫星领域,投资了以遥感卫星为主的千城勘探。还有主要研发通信卫星的银河航天。

今年8月,千城探索在酒泉发射了千城一号01卫星和“海创千城”卫星。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营卫星创业公司发射的最大、最准确的卫星。它也是一颗私人卫星。公司发射的第一颗具有遥感和地球探测功能的业务卫星。

在此之前,苗建全已经不止一次被催促了。

近两年,当其他卫星创业公司发射在轨寿命更短、成本更低的立方体卫星时,千城探索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消息。但苗建全并不着急。他将千城的探索方向,瞄准了更大更贵的百公斤级商界巨星。大立方体星。

终于,千城一号01星发射完毕,完成在轨试验,开始为客户提供数据服务。千城勘探的主营业务是卫星多源遥感数据与通信数据的融合应用。

火箭的缺席,也让苗建全的等待成为了煎熬。

火箭供不应求

卫星公司需要将火箭公司送入太空,火箭公司需要卫星公司的订单才能产生收入。

因为紧邻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(航天一院),北京亦庄曾经聚集了7家民营火箭企业,被称为“亦庄火箭街”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航天五院,集中了系统内的卫星人才,部分人才后来加入了在海淀区成立的卫星民营企业。

曾被媒体称为“中国第一家民营航天企业”的凌科航天,在2017年的A轮融资中依然有其融资信息。几年前,其22岁的CEO胡振宇被贴上了“火箭天才”的标签“ 很多。一档综艺节目,誓言未来超越SpaceX。后来,GQ 的一份报告将他描述为一个科学文盲、粗暴的孩子,他的公司只做了几次航空实验。

特斯拉之父埃隆·马斯克传_马斯克和\"蚱蜢\"火箭_中国有马斯克

现在,这家类似学生的公​​司看起来更加脆弱。成立时间较晚的火箭公司,大多由曾经是“国家队”的老兵掌舵。他们带领从业20多年的员工以惊人的速度发射火箭。

今年7月中国有马斯克,星际荣耀火箭公司发射了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,将多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的300公里圆形轨道。公司成立不到三年。2019年,星际荣耀被《麻省理工商业评论》评选为“中国50家最聪明的公司”之一。

去年10月,蓝箭航天朱雀一号三级运载火箭发射后,飞行正常,一二级工作正常,整流罩分离正常,但三级不稳定在飞行过程中,卫星未能进入轨道。

今年3月,太空一号的OS-M运载火箭在运载火箭一二级分离后失去姿态,发射也宣告失败。

赢家为自己写下各种各样的第一,而输家,或者还没有发车的,强调这不是奥运会,谁先越过终点线永远是第一。但是卫星公司一直在热切地等待商业火箭。

对于卫星公司来说,火箭是必须的。苗建全向《商界人士》透露,“海创千城”卫星在去年底准备充分,只是要发射,但火箭有限,所以直到8个月后,卫星才飞上天。火箭。空间。

对于火箭公司来说,火星梦或许是美好的,但商业卫星发射市场才是眼下最现实的。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近五年的数据,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规模徘徊在 56 亿美元,而 2018 年为 62 亿美元。

正如火箭公司和卫星公司所说,此时价格是最不敏感的。

“单独比较价格没有意义,火箭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。” 星际荣耀副总裁姚博文在回答星际荣耀能否做到与SpaceX一样低的价格时表示。根据SpaceX官网,平均发射价格仅为每公斤5000美元。

瞄准科创板

“深科技”,一些过去以投资互联网而闻名的机构,将商业航空航天项目归为这一术语。说到尽职调查,他们会追根究底,请行业专家与目标公司的底层技术人员确认真相。他们认为,无论普通人与航天科技系统之间有多少个星系,高素质的创业者总能给出简单的答案。

据一位航天投资人测算,近几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投入的资金规模约为数十亿元,其中包括政府资金。据经纬创投数据显示,2017年,中国共有13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21.6亿元融资。亿元人民币。

顺为资本告诉《商业人物》,在商业航天领域,数亿美元的营收规模是可持续的商业化,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。

“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把卫星送上天后卖照片,一个场景20块钱,100个场景值2000,他们说这是上帝的印钞机。” 苗建全以照相馆拍照为例。很便宜,原片一文不值,但修好的照片很贵。千城勘探还将其盈利点放在了处理价值上,即数据服务——卫星入轨后提供的遥感影像,千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,然后提供给客户的具体项目应用。

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报告,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774亿美元,同比增长3%。其中,卫星制造195亿美元,卫星服务1265亿美元,地面设备1252亿美元,发射62亿美元。

千城探索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完成全球24颗卫星的工程组网和4套地面站的建设部署,在全球任何地点形成每小时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。

因此,即使火箭一发射就可以创收,卫星一入轨就开始“印钱”,领先的卫星公司和火箭公司也不急于盈利。前者和后者分别把规模扩张和技术突破放在首位。少量。投资商业航天的机构总会说,这不是一个急于赚钱的行业,我们愿意陪他们一起成长。

然而,融资环境并不乐观。“今年洗牌开始了,不关乎推出成败,而是人民币一级市场资金短缺,融资环境差,科技公司前期普遍缺钱。” 顺为资本表示,这也是商业航天开始对行业进行洗牌的原因。

无论是卫星还是火箭,大部分商业航天创业公司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或者说是自律,不接受美元基金的投资,只允许人民币进入。

马斯克和\"蚱蜢\"火箭_特斯拉之父埃隆·马斯克传_中国有马斯克

商业数据显示,至少有两家公司已经瞄准科创板进行融资,其中一家火箭公司有具体的IPO时间表。“在商业航天公司估值高、融资压力大的情况下,科创板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 顺为资本说。

中国不会有马斯克

在 2009 年之前的几十年中,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太空计划支出都来自国家机构,在过去十年中,美国太空总投资的 15% 来自私人投资,平均每年 20 亿美元。当然,埃隆马斯克的明星力量是值得称赞的。

虽然最初的发射接二连三地失败了,烧钱了,票也经常跳票,但当SpaceX花了6年时间终于把火箭送上天空时,NASA(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)表示,如果NASA开发出一个猎鹰火箭和SpaceX一样,需要40亿美元,马斯克只花了十分之一。

有人认为,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从民营风险投资机构拿钱,拿商业卫星订单。但两位行业领导者自己并不这么看。

千城探索的客户主要是政府单位,领域涉及国防、应急、国土、农林、城管等。星际荣耀对商业人士表示:“我们立志成为商业航天的中坚力量,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有益补充,为航天强国梦贡献力量。”

“我在中国不提倡马斯克的想法,大家都在反复提到马斯克,这其实体现了社会和媒体的一种态度,希望能有一个人作为商业航天产业生态的代言人来吸引大众。” " 商业航天主动发起人刘宇飞曾对媒体这么说。

顺为资本认为,按照估值来看,中国商业航天市场需求可以支撑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,但从人的角度来看,可以说SpaceX已经验证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可行性. 所以马斯克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。

“马斯克是在美国的支持下被选中的人,美国有马斯克,但马斯克不可能出现在中国。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同,有没有可比性。”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,“马斯克用 NASA 的图纸、技术人员、计划和实验来制造火箭,这就是 SpaceX 得到支持的方式。除了给技术,火箭不是造出来的,还有钱——NASA 给了他合同。”马斯克不可能出现在中国。”

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断被拿来和SpaceX进行比较。谁能成为亦庄的麝香?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。

但与外界最不同的一点是,马斯克高调宣传了自己的航天梦和火星梦。他希望全世界都关注他。他希望美国将一半的资金用于太空飞行。他认为,这与人类的未来无关。与命运有关。

中国的商业航天企业则恰恰相反,所有从业者都低调谨慎。这也和他们之前的身份有关:大部分CEO或技术负责人曾是“国家队”干部,公司会以员工平均20年以上系统工作经验作为宣传点。其中,星际荣耀总经理彭晓波是从航天一院“任命”到公司的。

十八大后,他们成为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的企业家。即使他们想讲一个吸引资本市场的故事,他们也不会谈论火星。

近两年在商业航天领域,除了火箭和卫星发射,最受关注的消息应该是“张小平的离去”。

一篇题为《离职可直接影响中国登月人才的文章,应该只留在国企底层吗?中国航天科工院,跳槽到火箭创业公司蓝箭航天,因为注意力不集中,年薪从12万元跃升至100万元,之后,原单位居然表示,张小平的离开会影响“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规划的论证和规划”,并试图通过行政力量挽留张小平。

虽然航天六院后来承认张小平不是技术魂,但这件事从侧面印证了“系统航天”和“商业航天”背后的人才是同一群人。

这也是“BAT是最难复制的行业”这句话的由来。资本更难复制民营航天企业的成功。虽然它的技术并非遥不可及,但熟悉整个过程,能在一两年内造出火箭和卫星并顺利送入轨道的人也只有这么多。

谷歌投资了SpaceX,并拥有自己的卫星公司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每年出售价值约 10 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以支持他的火箭公司 Blue Origin,他说他正在投资一项事业,让未来的人类在资源稀缺时能够省钱。殖民宇宙作为一种选择。

中国不会有马斯克,暂时也不会有贝索斯。在中国的商业航天领域,还没有一个有实力的创业者投入巨资。马化腾小时候只对天文学感兴趣,马云在​​和马斯克的对话中说,把人类送上火星很好,但我更关心地球上70亿人的生死存亡,以及如何让我们的世界更可持续。.

*图片购自视觉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