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隆·马斯克:打造出时速高达4000公里的超级高铁!
马斯克区块链
马斯克论坛-专业讲解马斯克赚钱生涯的官方论坛
admin
2022-03-29 09:00

当你想到埃隆马斯克时,你会想到什么,特斯拉?太空探索?这位特斯拉 CEO 敢想敢做,经常有一些新的想法让他豁然开朗。他确实取得了很多成就,给世界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。这个跌宕起伏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过疯狂的想法,现在他想制造人形机器人。不仅如此,他还想与我国合作建设时速高达4000公里的超高铁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是一项技术创新,还是一个异想天开和不可能的想法?这是先锋天文台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,请点赞和支持!

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马斯克甚至被认为是现实中的“钢铁侠”,而这家伙的所作所为确实近乎疯狂。他手下的公司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界限的产品。例如,特斯拉电动汽车、“星舰”、“龙”飞船、“猎鹰”系列火箭。并且他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、双体设计的“平流层发射”等。因此,他现在正与我国合作建设时速4000公里的超级高铁。事实上,很多人对此都抱有期待。

,我们可以想象一列胶囊列车在真空管中高速运行。我们都知道我国有磁悬浮列车,这里也采用磁悬浮或气垫悬挂。所以我们可以预期这样做会大大减少阻力和摩擦。为 提供动力的是线性感应电机和空气压缩机。因此, 预计将达到比当前喷气式客机更快的速度,并计划最终达到每小时 4,000 公里的速度。

但这对我们来说有点奇怪。因为目前最快的火车是每小时600-800公里。很难想象马斯克有如此大胆的愿景。而所谓的超级高铁概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虽然这个概念是马斯克提出的,但它真正的创造者是机械工程师达里尔·奥斯特,他在 1990 年代提出了这个概念,并在 1997 年获得了该技术的专利。

虽然这个概念是当时提出的,但达里尔·奥斯特(Daryl Oster)没有办法实现它。所以直到今天,这个概念才被重新提出并计划实施。毕竟,马斯克不仅有疯狂的想法,还有执行计划。他创立了“”TT公司,并且是第一个实践的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

事实上,这个项目不仅仅是TT公司在做研究的“超级高铁”。在我国,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正在对其进行研究。不仅我们,加拿大、荷兰、西班牙、美国都在做研究,就连科技相对落后的印度也在积极研究。

当然,虽然研究人员众多,但有实力达到时速一千多公里的,也只有三人。它们是我国航天科工公司的“高速飞行列车”,马斯克名下的“”TT公司,以及英国维珍公司的“”之一。

目前,研发进度最快的是英国维珍公司的“”One,它在拉斯维加斯北部建成了第一条测试跑道。这条赛道长500米,直径3米。从 2017 年 5 月完成测试到去年 11 月,总共进行了 400 多次无人测试。

而马斯克作为行业领袖,新上榜的全球首富,也是我国的合作伙伴。他们目前的研发进展是开发一种比铝轻但比钢硬10倍的新型复合材料。马斯克表示,新材料将用于制造马车。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,马斯克旗下的“”TT公司和我国贵州省铜仁市政府组建了新的企业来建设赛道。轨道预计长10公里。此外,“超级高铁”一号的合作伙伴选择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。

我们国家对“超级高铁”的热情可见一斑。不仅有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这两个行业先驱在做研究,还有贵州省铜仁市正在与马斯克的“”TT公司合作。我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也将“高速飞行列车”列入“五云一车”项目,可见我国对此的高度重视。

马斯克本人不仅雄心勃勃,而且在技术领域也确实独一无二。就在特斯拉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,有着远大投资眼光的马斯克,被命令在危难之际接手公司的烂摊子。他奇迹般地扭转了公司的局面,并在过去两年中自己成为了世界首富。

所以,他对技术和未来的预测还是比较犀利的,在这方面确实有技术实力。世界上只有四家公司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和回收技术,分别是美国、俄罗斯、中国和埃隆·马斯克。如今,马斯克与我国的合作,堪称强大的联盟。即使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,它仍然让这个计划更多的可能性。

理想很充实。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,建造更快的列车是科技的进步,但也存在非常大的隐患。时速4000公里是什么概念?

目前最快的英国维珍“”One急于在2025年或2026年获得安全认证,并希望在2030年正式投入使用。目前虽然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,但如果速度可以时速提高到4000公里,敢不敢骑是一回事超级高铁 马斯克,不适怎么处理是另外一回事。毕竟,最快的高铁每小时只有几百公里。

此外,“”项目成本高昂超级高铁 马斯克,无法保证不会有弊端。首先,项目需要对地质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,这就需要对施工场地和路径有额外的标准。而一旦出现故障,安全问题就很难解决,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,也不能轻易投入使用。因此,有舆论质疑马斯克的疯狂计划,认为这样的超级高铁应该建在外星球上,不适合建在地球上。那么马斯克这次是异想天开,还是又一次技术创新?